台灣/陶冶藝術生命 陳佳秀分享油畫華道樂在做人文志工
 

五年前,陳佳秀在女兒鼓勵下開始拿起畫筆,從此展開學習油畫之路,先是從百貨公司的一個專櫃教室加入習畫,也在社區大學的油畫班跟隨廖吉雄老師學習,現在和錢靖芬老師習畫約有三年時間。

最近在大雅區戶政事務所舉辦「錢靖芬師生油畫展」,展覽到元旦期間;在偌大辦公室內的牆上懸掛一幅幅的風景、靜物油畫當中,裡頭有二十幾張畫,是陳佳秀的作品。


於2006年陳佳秀結束在美國長達十年陪伴孩子讀書的生活,回台灣後定居台中,筆者於2008年在參與慈濟人文真善美志工培訓認識她,爾後,她志為人文志工,生活除了為慈濟台中分會中西區採寫記錄人文活動,也發揮華道家元池坊流插花教授之技能,每周在慈濟向上環保站免費傳授小品插花技藝,還利用空閒時間學習油畫,她領略生活充實之美,揮灑在油畫世界裡,將其生命豐富的情感,以鮮明活潑的色彩呈現之。
 

不在乎是否要成為一位畫家,陳佳秀認為生活在藝術化的學養當中,吸取生命養分,才重要。她說:自親近藝術人文以後,很快地找到生命喜樂的泉源,一邊勤做人文志工,一邊自我欣賞所創作的油畫,每一日都把時間填的滿滿的,找回中年過後曾經無法定靜的生命能量。

陳佳秀女士,她40年次,出生於員林,生長在台中市,出自台灣早期交通運輸業的望族家庭,性情溫和、行儀嫻靜,自實踐家專畢業後,除了在自家公司上班,也學了「華道」技藝,直到結婚隨夫到日本陪讀,回台灣後丈夫是牙醫師,負責在外看診,她呢?主管內務做個賢妻良母,盡本分照顧家庭。
現在孩子長大各自獨立,她悠遊在油畫華道的藝術生活,並身體力行去做人文志工,生活充實。

問:對人生的樂趣可以有很多種選擇,為什麼會選做志工以及用繪畫來陶冶生命呢?
「看到媽媽於54歲中風以後的人生,一直病著,雖然現在已經91歲,但也只能做等待的人生,無法自己做主,心裡難過!也恍然大悟,提醒自己的人生不能做等待的人。」陳佳秀說:「不要小看自己,人有無限的潛能,那一段十年時光曾帶著孩子到美國念書,在外地自然就展現學習力,一切得靠自己,各種事務的學習,做人文志工和畫畫都是一樣的態度,只要打開心門,認真最美!」

於民國63年就學習插花的陳佳秀,學過東洋的映月古流、小原流、西洋花,她說:在美國期間才接觸慈濟真善美花道,感覺推翻從前所學的花道,意境相當深澳,每當完成一盆花亦必須講出箇中道理,由於自己對於語言表達總是覺得有困難,最後放棄了馥有哲理的真善美花道;於2007年接觸日本的池坊流,覺得很輕鬆自在,所強調的是自然之美,覺得理念和自己的個性貼近,因此學習到現在。

華道是指插花的門道,陳佳秀喜愛以東洋花來表達「意境」,如一支花,有挺拔的、有安靜的等等方式來呈現;她認為西洋花多表現在數大就是美,較沒有深層的涵義。
圖三:陳佳秀一邊解說一邊插花:藝術的東西本來就學無止境,以日本池坊流花道而言,以前用來做供佛的功能,因此表現相當嚴謹,但此流派是不斷在創新,且一直在修正美的概念,現在所呈現的是開放以現代的感覺,以自然生命之美,崇尚自由花,自然表獻花的姿態,是一種自由的創新。

陳佳秀也經常背起相機,或拿出隨身手機,處處捕捉鏡頭。不久一張張的相片,變成畫布上的景物。她喜悅表示,還好夫婿願意欣賞,作品成了家中及他工作場所的壁紙,幾乎佔滿了偌大牆壁。

陳佳秀分享繪畫的心境:「幾年下來,學畫讓心思細膩了,學會欣賞周遭環境。生活變得多樣化,視野變寬變大,生命亦多了個揮灑的舞台;只要肯踏出學習的第一步,突破了心理障礙,人人將擁有自己一片天空,畫呀!畫呀!畫出心情,畫出喜好,畫出個性,畫出年齡….,讓自己的作品,毫不藏私地讀妳自己。」
 

 

 

 

回上頁